保健品骗局许多销售人员认白叟当干爹干妈

动漫推荐时间:2024-04-27 13:23:17点击:1

一探:危害有多大

节衣缩食地买各种保健品,把多年积蓄的20多万花得一干二净

“要不是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我母亲也不至于去得那么早……”时至今日,母亲的撒手尘寰,仍是市民苗先生心中挥之不去的痛。在苗先生看来,家中堆积如山的保健品,是导致母亲早早离世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4年3月的一天,苗先生的母亲参加了某企业进行的“健康讲座”,便开始热衷购买保健品。“保健品价格特别高,几盒胶囊低则数百元,高则数千元。”苗先生说,她母亲是退休工人,每月退休工资也就3000多元,经济并不余裕,可老太太就跟着了魔似的,日常开销越来越省,可花在保健品上的钱越来越多。“3年时间,我母亲节衣缩食地买各种保健品,把多年积蓄的20多万花得一干二净。”

“如果只是花了钱,哪怕图个白叟乐呵,那我也认了。可那些五花八门的保健品,我母亲吃了根本没有任何效果。自打她沾上保健品之后,有病不去看医生,正经的药也不吃,觉得只要吃了这些保健品就一切都好了。”原来,苗先生的母亲血压高、心脏不好,以前一直吃着药。她迷信保健品功效后开始讳疾忌医,身子每况愈下,无奈之下苗先生曾偷偷将保健品扔了,并劝她积极配合治疗。

“保健品销售的具体种类模式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大体上有‘四大套路’为支撑。”小辉介绍,分别是:“免费赠礼”作饵、“健康专场”洗脑、“专家义诊”推销、“亲情营销”维系。

“免费赠礼”作饵是保健品销售“连环计”的劈脸。不少保健品销售会利用老年人爱节约的特点,用鸡蛋、挂面等价格低廉的“免费礼品”吸引老年人,为老年人组织活动,以此搜集他们的信息,建立初步信任关联。“健康专场”洗脑则是抓住老年人体弱多病、关注健康的“痛点”,通过讲座、会议等形式组织专场活动,美其名曰是为老年人宣讲健康知识、提高养生理念等,实际上最终目标是推销保健品。

在此基础上,老年人往往已被激起了较高程度的购买欲。此时保健品销售还会趁热打铁——邀请一些“权威专家”“资深医生”免费为白叟体检、诊疗,其实这些“专家”大多数是花钱雇来的“托儿”。“‘义诊’之前,销售人员早已掌握了白叟们的健康状况并提前告诉了‘专家’,所以白叟们都会震惊于‘专家’的精准诊断,进而对‘专家’所说的话深信不疑。”小辉说,“专家”义诊都会恶意夸大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见缝插针、夸大宣传保健品的功效作用,销售人员则从旁不间断地“敲边鼓”,适时说几句“真准、真是神医”等话语。经“专家”与销售人员的“双簧”表演,白叟十有八九会激昂大方解囊。

中国政法大学医药法律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鑫表示,食药监管理部门次要依法审核商家的《食品畅通流畅许可证》等相关资质,如果相关资质合法齐备,保健品的广告证明等涉及虚假宣传的事项,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但保健品广告发布前不需食品卫生部门审查,广告发布后保健品抽验又由食药监管部门执行,处理投诉归消费者协会,涉嫌诈骗等犯罪行为由公安机关处理,冒牌“医生”“专家”的非法诊疗行为由卫生部门监管……

“我们专门针对保健品的宣传套路,量身定做了一系列‘反制’措施。”赵云博介绍,例如销售者刻意混淆保健品和药品的关联,我们就给白叟强调保健品是食品;销售者用免费赠礼吸引白叟,我们也动员企业赞助、公益组织募捐,同样为来听课的白叟提供免费礼品。

有些白叟未必不知道保健品销售是冲着钱来的,也未必不知道保健品并不是药品,但他们还是愿意花这冤枉钱买份“陪伴”、买份“孝道”。

一些保健品企业瞄准老年人缺乏子女关爱、对人戒备心理差的软肋,精心设置“亲情陷阱”。毫无疑问,这种行为应当谴责,但同时也带来警醒:如果不是一些子女的关爱意识淡薄,再高明的“跪地营销”和“亲情洗脑”也不至于乘虚而入。说到底,子女和家庭的关爱才是白叟更需要的“保健品”。子女也不妨多学习借鉴保健品销售者善于分析白叟精力和心理、尝试打开白叟心扉、贴心陪伴白叟的一些做法。

“治理保健品市场乱象,不仅需要相关各部门各司其职、守土有责,还有赖于彼此间更好地进行监管衔接、守望相助,需建立综合执法机制,才能提升打击力度。”受访的两位专家表示,各相关部门可考虑建立结合信用平台,对涉及加害老年人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单位和个人,实施信息共享和结合惩戒。

(倪弋陈支援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啄木鸟工作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