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200集儿童科学动画,承包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励志动漫时间:2024-04-28 02:56:47点击:4

▲▲▲扫码领优惠券▲▲▲

“为什么?”这大概是每个人小时候都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而明天狂丸给各位家长们推荐的《这是什么》科学启蒙动画,就是为了回答孩子口中的「十万个为什么」。

目前,这部充满未来感和科技感的科学启蒙动画在第一季获得好评无数后,已经更新到第二季,两季共200集,覆盖生活中所见所闻,天文地理人文全部都有涉猎。

即可购买 《这是什么》 科学动画

我们先看看第一季,这一季的100集动画有100个科学方面的主题,根据学龄前儿童的兴趣和发育特点,分为7个主题类型,其实就是孩子的7个关键敏感期:空间敏感、求知敏感、工具使用敏感、安全敏感、身体敏感、细小事物敏感、榜样敏感,满足了孩子一整个童年的好奇心。这是课程大纲:

什么是「空间敏感」?随着孩子长大,TA会知道还有除了家以外的,很多的空间。这个主题就是将孩子看到或听到的空间做进一步的展示和讲解,帮助宝宝明白地球、宇宙的多样性。

比如空间站、月球、木星、沙漠、隧道、陨石坑等。

「细小事物敏感」则是选取了孩子们正好特别感兴趣的小东西,加以解释,让孩子进一步认识这些比自己小很多的事物。比如蚂蚁、蒲公英、细菌、萤火虫、蜜蜂、豆子等。

比如这是豆宝宝在豆荚中长大啦。

这是蚂蚁搬家。

「工具敏感」则是带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与它们有关的知识。比如扳手、陀螺、显微镜、发掘机、塑料、拉链等。

「安全敏感」这个主题同样也是大部分科普和科学启蒙动画中少有的,它不仅关注的是孩子身体上的安全,也关注到了心理层面的安全感。

所以这个部分既有关于陌生人、电梯、窨井盖这样的实际危险,也有讲到争执、告别、惧怕等情绪和心理方面的危险。

至于「身体敏感」,小朋友不仅对自己的环境有好奇,其实对自己的身体也充满了疑问。比如为什么要刷牙?伤口破了还会好吗?为什么人要睡觉?

这些问题有点可爱,但也是关联到孩子行为习惯的大问题,需要我们正确的引导,才不至于让孩子胡思乱想。《这是什么》选取了孩子最熟悉的牙齿、膝盖、眼睛、后脑勺等部位,也有细胞、基因这样的微观世界,认识世界从认识自己开始!这是牙齿,我们的是乳牙,大人的是恒牙。

「求知敏感」中的内容就更硬核了,里面包含了很多学科前沿的新研究新发现,同时又紧紧结合了中国的现阶段发展水平,在认识新范畴的同时,也有了对我们自己国家的发展认知,充满了未来感和科技感。比如量子、智能机器人、黑洞、3D打印、磁悬浮列车、火箭、引力波等……

空间站、火箭、3D打印这些知识虽然看起来很难,但其实跟语文数学是一样的,因为孩子没有固定思维,其实理解起来难度并不高,所以最好从小就去相识。

内容方面也是一如既往的专业又系统,围绕孩子的8大敏感期精选主题,天文地理人文全部都有涉猎。

第一季的100集,针对5大幼儿能力,囊括了7大内容范畴。

第二季的100集,扩大了原有7大内容范畴,又新增了「自然和人类文明敏感」范畴。

覆盖面更广了,能看到性启蒙、濒危动植物、与时下热点结合的安全知识等等。

性启蒙教育:性别、预防伤害、孕育生命等;

安全启蒙:游泳和玩水、狭小和密闭空间、道路和出行、高空抛物等;

体能和健康启蒙:耐力、柔韧、过敏、感冒等;

人类和自然文明:敦煌、珠穆朗玛、金字塔、生命起源等;

濒危物种和环保:濒危物种、灭绝物种、环境保护等。

第二季动画中还加入了很多民族的元素和主题,比如《珠峰》、《敦煌》、《长江》、《九寨沟》等。

还有古诗词的融入,比如《这是敦煌》里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动画的人文厚度。

除了中国元素的特色外,《这是什么》还有很多关爱孩子内心世界的主题,比如《伤害》、《情绪》、《争执》等,这些妈妈很难说清楚,但又对宝宝心理健康十分重要的主题,都可以通过一集动画片说透。

《这是性别》中则用有趣的方式讲到了生孩子、男女差异等知识,给孩子进行正确的启蒙。

还有一点很特别的是,动画在主题安排上特意预留了空间(大约20集)给热点新闻和应急事件,因为主创人员发现很多社会热点其实都与孩子们息息相关(比如性侵、孤独症等),但由于解读方式都偏成年人,孩子们很难懂。

让人印象最深的是疫情期间团队特别制作的《这是病毒》,还有世界害虫日(6月6日)制作的《这是蚊子》,刚好在夏初来一次防蚊大科普。

与普通的科普动画片平铺直叙的刻板模式完全不同,这部动画片巧妙地使用了科学思维养成的逻辑,这样一条线连下来,按照事物认知规律带着孩子一层层地认识科学。

整部每集动画片的时长都不一样,但都节制在6-10分钟,即使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小朋友,也能一口气看完一集,既学到了知识,又不会造成视疲劳

最后再重点说说这部科学动画对内容质量的把控:我们可以看到两季动画上百个主题,涉及多个行业,而很少有人可以横跨多个范畴,所以主创团队邀请了100+位科学家和行业专家来给内容把关。

比如《这是拉链》这一集,找到了制作拉链几十年的专家来对内容进行校核。每一粒链牙必须整齐排列才能咬合哦:

在《这是空间站》这集中,为了展现空间站的搭建过程,虽然只有40秒的画面,但为了正确还原空间站在太空中搭建的顺序,团队和专家共同探讨,查阅了非常多的资料,才敢把这个动画做出来。

这些科学家中,有的对酬劳不甚在意,却非常爱惜羽毛,一直专注在自己的研究范畴。之前也有公众演讲和媒体采访,一概都不接受。

这次却被主创团队的诚意打动,看到了科普对于孩子和未来的意义,在繁忙的科研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投入到这套科普课程的制作中。

一位植物学家,一直在高原做研究工作,白天需要去野外考察,与团队的沟通只能在半夜。一连半个多月,都是每晚12点准时上线,跟团队沟通和审核内容。

还有一位国家级专家,长期致力于高温超导磁悬浮基础研究工作,还拿过非常重磅的科技奖;另一位性别方面的专家,范畴奠基人之一。

在不知道孩子的兴趣点前,带领孩子相识全貌,再从中发现一个点去深入,这就是主创团队最初做这个动画的初衷。

其实很多家长都会问,为什么要给孩子看科普动画?其实孩子从2岁开始就会阅历很多敏感期,比如抠细节的细小事物敏感期,充满好奇的对未知的敏感期,还有对自己身体构造的身体敏感期。

当孩子提问时,就是ta此刻迫切想要学习的时候,及时满足孩子求知的欲望,既能帮助孩子学习知识,又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和对学习的兴趣。

责任编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