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自考写作一教材大纲

动漫剧场时间:2024-04-27 22:28:25点击:787

资料:多指撰写学术性文章所搜索、使用的文字材料,可分为原始资料和转引自其他文章或颠末加工的第二手资料。

文献,具有重要意义和长久保存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

2.识别文章中能够用到的各种不同种类材料——事实材料和观念性材料、个别材料和综合性材料、汗青材料和现实材料、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原始材料和转手材料的具体形态。

3.理解并能具体说明材料的把握、使用,对于提炼、形成、表现,深化主题,传递、增殖文章信息,影响、制约布局安排的作用。

4.解释说明“观察”、“体验”、“调查”、“检查”等几种获取材料的方式方法的特点和具体要求——

观察:是指“截住人的感官全面、深入、细致地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知觉过程,既要相识事物、现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又须进一步透视其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观察时需要“端正态度、选好观察点、善于比较、分析思考”。

过渡:体现段落与段落、层次与层次之间各种衔接关联的形式、手段,常见的有使用关联词语、过渡句和过渡段等。

照应:显示文脉的贯通,强化文章关键内容和前后间接洽的形式、手段;要求是前有交代、伏笔、暗示,后有呼应、挑明、应笔。

顺叙:按人物活动、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所作的叙述。

插叙:在叙述次要事件过程中暂时中断线索,插入另一事件。

补叙:在叙述过程中,对前面事件作某些补充交代。

总叙:总的轮廓性叙述。

分叙:在总叙之后分成若干部分的叙述方法,或是对同时发生的两件或多件事情作分别、平列叙述,也叫“平叙”。

2.理解并能具体说明叙述的次要要求是:交代明白;线索清楚;详略得当;富于变化。

驳论:次要驳斥对方观点,达到破而立的目的。

11.理解和具体说明“议论”的基本要求——论点要正确深刻;论据要确凿有力;论证要严密有序。

12.理解、识别、说明“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因果法”、“对比法”、“类比法”等几种常用的立论方法和“驳论电”、“驳论局”、“驳论证”、“归谬法”、“反正法”等几种常用的反驳方法的具体特点,并能在写作中加以使用。

13.理解、说明“说明”的含义及其次要的表达功能——用以介绍客观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联、功能等具体特征或抽象事理的表达手法。

14.理解、识别、具体说明不同说明方法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并能在写作实践中加以使用——

定义与诠释:前者可准确揭示对象的内涵与外延;后者是对对象有关属性的解说或注释。

举例与引用:前者用具体事例说明事物的特点;后者引用文献资料或作品片断说明事理。

简练:以相对俭省的文字传递尽能够丰富的信息。诸如避免堆砌,多用短句,讲究语言含蓄,善于使用现成词语或白话词语,等等。

生动:具体形象,活泼多变,感情充沛,富有魅力。但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语言也能合尔为一,也就是以平实的语言把对象写得像生活或客观事物本身那样生动逼真。

适体:适体文体特点,适应对象特点。

4.理解并能具体掌握学习语言的道路和方法,不断积累,提高语言素养——

多听:学习“活”的语言。

多读:积累、丰富词汇。

多体验、多观察:培养、训练语感。

多练:积累经验,掌握技巧。

(六)作文过程

6.理解、说明并能初步掌握修改文章的几个次要步骤地具体要求:

检查主题:看主题是否准确、深刻、新颖别致。

增删材料:尽量使材料与主题达到完美统一。

调节布局:更好地为表现主题服务。

斟酌语言:力求准确、简练、生动。

7.理解、识别并能掌握使用修改文章的几个次要方法——“冷却法”、“诵读法”、“比较法”、“求助法”、“电脑修改法”。在进行文章修改时知道如何遵守文章修改的逻辑程序,要有整体观念,能够一丝不苟地做好这一工作。

二、文体写作知识部分

(一)记叙文体

1.消息

(1)识记、理解“消息”这一文体又称“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意。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向公众告知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报道价值的、群众关心的、硬质而未知的事实的报道。

(2)识记、理解新闻写作中“五何”(或“5W”)的意思是指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也有人认为还应加上“如何”为“六何”(即“6W”)。其中,“何时、何地、何事”三个要素尤为任何一篇消息所必备。

(3)识别、理解常见的消息文体有以下六类——

动态消息:关于已经或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报道;

简讯:重大事件的更新情况,或是一般新闻的简化处理;

综合消息;围绕一个主题,集纳性地报道一个单位系统中各个局部的有关新闻材料;

经验性消息:通过生动具体的事实反映某种规律性的经验和做法;

评述性消息:夹叙夹议,边评边议,兼有新闻和评论的成分;

人物新闻:以消息报道形式反映某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的思想、事迹。

(4)理解、具体说明消息写作的原则要求是:报道迅速及时;内容完全真实;内容新鲜,有新闻价值或指导意义;体裁短小精干。

(5)识别、理解消息的应有布局成分、标题的制作要求、各类导语和背景材料的功能和形态特征,初步掌握消息的基本写作要求——

消息的布局成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新闻标题与一般文章标题相比较,具有多行性和层次性的特点。

新闻导语的类型有:直接导语和延缓性导语;叙述式导语、摘要式导语、提问式导语、评论式导语、描写式导语、比兴式导语。

新闻常用的背景材料有: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注释性材料。

2.通讯

(1)识记、理解“通讯”文体的次要特点是——

新闻性:真实,及时,有指导意义。

评论性:即事生情,缘情见理,以“点睛之笔”突出主题。

文学性:语言的生动形象和表述手法的多样性。

(2)识别、理解通讯的常见种类有——

叙述结合,有理有据:“叙”足以成为“议”的佐证:“议”能够阐发“叙”的精微。

“析”“赏”交融,文情并茂:文艺评论不仅要深入细致地分析、评价评论对象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而且这种分析、评价工作本身也应该是富有艺术情趣的。

(4)初步掌握文艺评论的写作要求。

4.学术论文

(1)识记、理解“学术论文”的文体功能是——

准确陈述或解释人类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方面的行为规律、认识过程,对科学范畴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总结、研究、探讨,表述其成果。与一般议论文相比,它要求有更高的专业性、学术性、理论性和独创性。

(2)理解和具体说明学术论文的选题要求是——

选择对当前建设有重要意义、能密切接洽实际、易于发挥效用的题目。

选择在学术上有探讨价值——具有创始性、延伸性或能起到综合归纳作用的题目。

选题要难易适中,既不难入手,也不能往纵深开掘。

(3)理解并具体说明做好学术论文写作中的资料工作的要求是——

广泛搜集:理论准备和专业知识准备;别人已有的论述;可资比较、对照的材料;有关的社会背景、汗青条件和其他相关因素的材料。

整理分类:养成作札记和卡片的习惯,使用找接洽、寻关联的逻辑方法分门别类,以便查找和归纳。

分析研究:使用哲学思维的方法、逻辑和汗青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正确引用:概括引用;完整引用;分析引用。

(4)相识并能初步掌握学术论文的基本布局模式和一般写作要求是——

绪论:次要用以说明研究的动机、目的和意义,一般要求语言简洁、直言不讳。

本论:学术论文的主体,要求能以充足有力的资料阐述观点,条理要清晰,逻辑要严密,语言要准确、庄重。

结论:总结全文,归纳要点,还可以对自己或他人在这一范畴的研究上如何进一步深入提出展望。

(三)说明文体

1.说明书

(1)识记、理解“说明书”的文体特征和社会功能是——

用以介绍有关物品的性能、规格、用途、使用方法,或是影视剧情、图书内容的说明文体。其作用在于使读者对有关的知识性内容有所相识,并能正确掌握、使用。

(2)理解和具体说明“说明书”的内容特点、写作要求是——

科学性:内容确凿,表述准确。

实用性:必须从实用的角度考虑说明书的内容重点和表述要求。

条理性:说明书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要求它能准确反映被说明事物的内部构造和相互关联,符合读者的认识过程和使用需要。条理性的要求相当重要。

(3)能够根据一定材料撰写符合要求的说明书。

2.解说词

(1)识记、理解“解说词”的文体特征和社会功能——

是对具体展品或参观、游览对象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说明文体,大都是配合图像、实物所作的文字或口头说明,使读者、观众、游客借助解说词而对有关事物获得更加鲜明、深刻的印象。

(2)理解和具体说明解说词的内容特点和写作要求有——

指要性:突出所要介绍事物的重要特征;揣摩观众、听众的心理和需求;体现解说词的特定宗旨。

扩引性:通过知识性或情理性的扩展、引申,帮助听众、观众进一步体会到图像、事物本身难以直接表达出来的东西。

明晰性:解说晓畅、显豁,讲起来朗朗上口,使观众或读者一听就明白,一读就清楚。

(3)能够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观众读者的需要以及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撰写篇幅较短的解说词。

3.科普说明文

(1)识记、理解“科普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和社会功能——

是以介绍、提高科学知识为目的的说明文体。有的还能熔科学性与文学性于一炉,使人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思想感情的陶冶和美感的享受。

(2)理解和具体说明科普说明文的内容特点和写作要求是——象化或抒情性较强的笔墨,目的仍然是为了使读者更喜爱阅读,更容易接受文章的知识性内容。

趣味性:科普说明文的读者对象大多是没有多少专业科学知识的普通群众,为了更好地达到提高的目的,必须使他们感到新奇有趣才行。

通俗性:内容要具体生动,语言要浅显明白,能把有关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给读者。

(3)能在积累材料和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撰写篇幅比较短小的科普说明文。

(四)应用文体

1.常用书信

(1)识记、理解“书信”是指“个人、单位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为了某种实用目的,致送某个特定对象的具有一定惯用格式的应用文体”。一般书信,次要是指个人与个人间的私人通信;专用书信,则是在特定场合使用的具有专门用途的书信,通信双方往往至少有一方属于单位、团体或是它们的代表。

(2)识记、理解并能基本掌握书信书写的通用格式——

称谓:正确体现写信人和收信人的关联。

正文:适当使用启事语和问候语,合理安排正文内容的表述次序(譬如,给人回信,一般应先答复对方来信提出的问题,告知托办事情的成果,再谈自己想说的事情等等)。

结语:也称祝颂语,根据书信的内容、目的以及与收信人的关联加以选择,一般分两半截写。

签字:写在结尾右下方,要和开首的称谓相呼应。

日期:写在签字下一行偏右处,与签字稍错开。

信封:有横式、竖式两种。横式分上(略左)、中、下(略右)三行,竖式分右(略上)、中、左(略下)三行。书写收信人收信地址、姓名与寄信人地址、姓名(或姓)。现代信封还要写上收信地和发信地的邮政编码。

(3)识记并能正确使用书信中的一些常见特定用语(包含自称、体称、启事语、祝颂语、签字语等)。

(4)理解和具体说明常用书信和一般书信的表述要求——思想明确,叙述清楚,内容具体,语言得体。

(5)识记、理解专用书信和一般书信书写格式的不同:专用书信常用标明性质的标题,一般书信没有标题;专用书信书写收信人的位置,可以写在开首第一行,也可在正文之后另起一行,还有的写在正文中,一般书信均写在开首第一行;不少专用书信要在签字处加盖公章,一般书信大都不用盖章。

2.行政公文

(1)识记、理解“行政公文”就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

(2)识别国家规定的我国行政机关公文次要有命令,议案,决意,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等十二类十三种。

(3)理解、说明行政公文内容表述的基本要求是——

观点明确,依据确凿:观点正确与否,是衡量公文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次要依据;材料是公文写作活动的前提,包括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布局完整,布局合理:公文布局一般都由开首、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开首部分,有根据式、目的式、概括式、提问式、表态式等写法;主体部分,有并列式、纵贯式、提问式、综合式等写法,结尾部分有总结式、鼓舞式、说明式、定型式等写法。

语言准确,措词得体:语言使用要与公文的行文目的、内容、对象、条件等特定需要相适应,表达的内容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文字凝练,语意明晓:准确实用劈脸、称谓、期清、征询、表态、期复、引叙、过渡、精斑、结尾用语等公文专用语。

(4)识别、理解行政公文固定格式中文头、行文、文尾部分有关组成要素的书写要求:

“文头”部分,有——

秘密等级:分“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

急迫程度:分“特急”、“急件”两等。

文件名称:由制定文件的机关名称加“文件”两字组成。

(3)识记、理解“调查报告”是“颠末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和认真严肃地分析研究以后写出来的反映客观事物,揭示其本质、规律的书面文体”。识别调查报告大致有介绍经验、反映情况、研究问题、揭露问题和科学研究性等五种类型。

(4)理解并能初步掌握调查报告的一般写作要求是——

深入调查,充分地掌握材料:端正态度,讲究方法。

认真研究,科学地分析材料:从偶然中见必然,从现象中抓本质。

确定主题,精心地选择材料:选择典型事例,提供确切数据,使用对比材料。

合理布局,恰当地安排材料:掌握调查报告开首、结尾的一半写法和主体部分的横式、纵式、递进式和综合式等四种布局方式。

(5)识记、理解“总结”是“通过对本人或本单位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实践的回顾,从中找出经验或教训,引出规律性的东西,用于指导下一阶段实践的书面文体”。识别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等两种类型。

(6)理解、掌握总结的正文一般应包含“基本情况的回顾”、“成绩、做法、经验和体会”、“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等内容。初步掌握总分式、条文式、小标题式和全文贯通式等四种常用的总结布局方式。

(7)识记、理解“简报”是“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编发的反映情况、传播信息、交流经验、指导工作和一种摘要性的内部文件”。识别工作简报、会议简报、动态简报等三种内容、功能不尽相同的简报类型。掌握简报的格式规范和“真”、“新”、“快”、“简”的写作要求。

(8)识记、理解“计划”是“在一定时间内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或几项任务,需要事先作出明确、具体部署的书面文体”。识别条文式、表格式、条文表格结合式等三种计划样式。初步掌握计划内容上的目标(做什么)、措施(怎么作)、步骤(何时完成)“三要素”和布局安排上的三种形式,即分部式、分项式、分段式。

4.规约文书

(1)识记、理解“规约文书”包含“规章类文书”和“合约类文书”两类。规章类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制定的或颠末群众集体讨论决意的行为规范书面文书”。合约类文书是“由双方对某一事项按照法律规定或习惯要求,经反复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签订的、并对签约各方的权利义务、行为要求分别作出规定的一种契约性文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内容上的规范性,作用上的制约性,表达上的条陈性,语言上的严密性。

(2)识记、理解“经济合同”就是一种合约类文书。具体涵义是:“在经济范畴中,法人或当事人双方或多方为了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联而订立的共同遵守的书面协议”。

(3)识记、理解并能初步掌握合同写作的一般要求——布局通常由合同名称(标题)、立合同当事人(单位)名称、正文、签署等部分组成。各类合同必备的通用条款是: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等。

(4)识记、理解“章程”是一种规章类文书。具体涵义是“一种具有法规性质的组织规程,是一个组织或团体进行管理的有效工具,凡属这个组织或团体的成员,都应严格遵守和执行”。

(5)识记、理解“条例”也是一种规章类文书。具体涵义“是国家机关发布的用于指导某项长期性的工作或活动的法规性文件,一般由主管该方面工作、活动的国家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精力制定,由国家机关批准颁布”。

(6)掌握章程、条例的次要写作特点——用分条列款的叙述方法,一般按总则、分则、附则的布局形式逐一叙述文书的有关内容。

三、作品阅读分析部分

学习写作,应该包括理论学习、作品阅读与写作实践。三者有机结合,既可使理论学得比较生动活泼,也能更好地提高学习者的实际分析能力和表述能力。本考纲“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和“文体写作知识”部分的“测验内容与审核目标”中经常有“理解并具体说明”的提法,即是要求考生回答问题时,除了复述知识、讲清道理,还要能以对于具体语言材料的分析、评价作为例证。本教材各章节的“阅读与训练”中,除了知识、理论的检测,也是文字材料的阅读。现对其中一些成篇的文章提出如下审核要求(作为测验题目,也可以采用课外的其他语言材料)。

(3)找出文章中具有“照应”作用的文字,说明它们在故事中对描绘人物、渲染气氛和展开情节的作用。

(4)简要说明本文次要的写作特点。

5.《衣裳》梁实秋

(1)识记这是一篇随笔式的议论性散文。

(2)体会本文明白晓畅而又简洁典雅的语言风格。

(3)从文章中找出几个使用比喻、夸大、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例句,简要地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两个既有叙述、描写,又有议论、抒情、说明的语段,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应该怎样结合使用

6.《论读书》(英)培根

(1)识记这是一组哲理性的散文随笔。

(2)结合文章的具体观点,拟定三个议论性文章的题目,副标题都是“也谈读书”。

(3)从文章中找出一些对偶句和排比句,简要地说明它们有什么独特的修辞效果。

7.“消息”三则

(1)辨析《张学良、孙犁人生活行动以无限制》和《耐药金葡菌遇克星》两则报道都属于动态消息的内容特点。

(4)简要说明本文的语言风格。

15.《大雁塔》

(1)识记这是一篇解说词。

(2)简析本文的内容层次。

(3)识别、指出《大雁塔》一文中属于“知识型廓引”和“情理性阔引”的内容部分,体会、说明它们的具体作用。

16.《人民英雄纪念碑》

(1)识记这也是一篇解说词。

(2)具体说明《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文层次安排和语言表述上的明晰、准确的写作特点。

(3)简要说明《人民英雄纪念碑》与教材中的《端砚》、《雁荡山》等文章,对于各自对象解说角度的选择安排有什么不同效果又有什么不同

17.《松——人类的益友》

(1)识记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

(2)以本文为例,具体说明科普说明文所应具有的知识性、通俗性和趣味性的特点。

(3)科普说明文对于有关对象功能、属性、特点、特征的介绍、说明,必须内容科学、措词准确,不要杂有主题想象或故意夸大的成分。本文是否符合这些要求具体说明这一点。

18.《社区盛开科普花》陈刚陈秀保

(二)说明类

1.知识性的“专题介绍”——集中介绍某一事物某一方面的特有属性,诸如物性、事理、程序、构造、功能、汗青、发展趋势等。例如《蚕的一生》、《怎样养金鱼》、《介绍五星红旗》之类。

2.说明书和解说词——写这类文章,应向应考者提供具体资料,说明使用者的要求或是听众、观众的有关情况。考测应考者的写作能否体现应有的针对性以及“指要性”和“阔引星”的要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