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之字的用法与沿革

动漫资讯时间:2024-04-27 18:45:01点击:81

马凌燕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陕西西安)

[摘要]《诗经》除了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以外还有很高的语言学价值。“之”字在《诗经》中出现频率很高,有介词性、动词性、助词性、代词性等基本用法,研究这些用法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后代文学作品以及思考“之”字使用方法的沿袭与变革。

“二世杀之”代词,扶苏。(《陈胜吴广起义》)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代“他”。(《鸿门宴》)

2)“之”作指示代词,如:

“之二虫又何知”代“这,这些”。《庄子·逍遥游》)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学特色,也具有一定的语言学研究价值。自古以来,很多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它的文学价值上,对其语言学价值的探究相对较少。“之”字在《诗经》中出现频率较高,具有介词性、动词性、助词性、代词性等基本用法,后代的作品在此基础上继承、发展,出现了更为细致和复杂的用法。有些用法一直保留到现代汉语中。因此,研究《诗经》中的“之”字的基本用法,对于探究之后的文学作品以及现代汉语中的“之”字用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2)语气助词。“之”字做语气助词,次要放在句末,表示一种强烈的情感。“心之忧矣,其谁知之”(《魏风·园有桃》,意为“心里的忧闷,有谁知道呢”“之”字放在句尾,表示疑问语气。

4.介词性用法。“之死矢靡它”(《庸风·柏舟》)中,意为“到死也不把别人念”“之死”表示“矢”的时间,作状语。内动词“之”,引申用作介词者,为时地介词。

一、《诗经》中“之”字的用法

《诗经》中“之”字的用法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实词又分为代词性法和动词性用法,虚词则分为助词和介词性用法。

1.代词性用法。《诗经》中的“之”字作为代词使用是最为常见的。代词性用法分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如“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周南·关雎》)意为“美好的女子,醒着睡下总在心里想着她”,句中的“之”指代前一句“窈窕淑女”(《周南·关雎》)、“心之忧矣,之子无裳”(《卫风·有狐》)意思是,“我的心里好忧愁,那个人没有衣裳。”第二句中的“之”作指示代词用,意思是“那个”。“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卫风·河广》)句中的“之”指代“黄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魏风·伐檀》)意为“把檀树伐下后,放在河边”第一个“之”字,是指示代词,指代“伐下的檀树”。

布局助词中,还有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即用于主谓之间,使其在布局上失去独立性。例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邶风·静女》),“女为美”本来就具备作句子的条件,加入“之”字后,作“匪”的宾语。“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郑风·女曰鸡鸣》),“子好之”本来是主谓宾的关联,加上“之”字以后,变成主谓词组,作“知”的宾语。

“自佰之东,首如飞蓬”(《卫风·佰兮》)意为“自从阿哥去东征,我的头发像飞蓬”“之”在此是“去”的意思。

3.助词性用法。《诗经》中“之”作.助词时,次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布局助词,一是语气助词,在《诗经》中也表现得较为复杂。

1)布局助词。布局助词放在中心词与限制修饰成分之间,表示领属或者修饰关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布局助词“的”。例如“我生之初,尚无为”(《王风·兔爱》)意为“我降生的那个时节,天下太平无事“之”在此作布局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父母之言,亦可谓矣”(《郑风·将仲子》)意为“父母的责骂,也是值得惧的”,“之”在此意为“的”,其中的“之”都起布局助词“的”的作用。

4.介词性用法。“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礼记·大学》),作状语,可译为“人对于他所至亲至爱的人就有所偏爱。”

5.古代文学作品中“之”字用法的新变化。“之”字在原来词性用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的发展和变化。例如,在人称代词的用法中,“之”活用为第一人称要译为“我”,如“幸来告语之”(《西门豹治邺》);“君将衰而生之乎”(《捕蛇者说》)等。作为助词时,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面,表示时间的持续等状态。如:“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中三年》),可译为“不一会儿”。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之”字作为代词时,或者与动词组合成动宾词组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或者放在名词前,与名词构成复指成分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2.动词性用法。《诗经》中的“之”作动词用时,意为“到……去”“往”“到”“至”,例如“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庸风·载驰》)意思是“你们的主张纵然有百种,也不如我亲自去”,“之”在这是“去、往”的意思。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