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斗士与病人

国产动漫时间:2024-04-30 00:54:21点击:28358
1999年的桑塔格(《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 /图)“时间之所以存在,是为了使一切不至于同时发生……空间之所以存在,是为了使一切不至于都发生在你身上。”晚年演讲《同时:小说家与道德考量》中,苏珊·桑塔格( )曾设想某个哲学研究生(就像她年轻时那样)会如许提炼关于时空的抽象论述。2004年12月28日,全球的目光聚焦于两天前发生的那场肆虐印度洋的海啸(正如我们明天密切关注土叙大地震的灾况),71岁的桑塔格在纽约斯隆-凯特琳医院的病榻上告别人世,“土星照命”(本雅明说土星是“一颗充满迂回曲折、耽搁停留的行星”,桑塔格用“土星气质”来描述以本雅明为代表的一类思想家)之下,一个时代的标志陨落。“大灾难隐隐迫近,”1988年,桑塔格曾写下些文字,“人们似乎处在一种现代大灾难的阵痛中,有一个还没发生的大灾难……那些悬在我们头顶、环绕整个地球的导弹,其核弹头能把地球上全部生命毁灭多次,但它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射出去;有些正在发生的大灾难,但其后果(到目前为止)似乎并不特别恐怖——如第三世界的巨额债务……生态破坏;还有一些似乎像是发生了但随后(被告知)并没发生(如股市崩盘“暴跌”)……”疾病、战争、死亡,各样灾难都曾在桑塔格笔下激起千层浪。2023年是桑塔格诞辰90周年,距其去世也已近20年,每当世界出现需要阐释的新现象,人们往往想知道桑塔格会如何对待,也会借此表达对她的怀念。“如果邪恶没有降临在我们头上,被承受的痛苦是他人的痛苦,我们该做些什么?”桑塔格曾在文中举过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的例子,听闻这则灾难新闻,伏尔泰惊诧道:里斯本被夷平,而在巴黎,我们却在跳舞。桑塔格指出:“我敢断言,我们对同时发生的截然相反的人类命运感到吃惊的那种能力——以及对我们没有适当的反应感到沮丧——并不亚于250年前的伏尔泰。”少女桑塔格曾追求小说《恩主》中“我梦故我在”的存在,中年罹患癌症后,她渐渐摆脱了早期那种“坎普”文风,从《论摄影》《疾病的隐喻》到《关于他人的痛苦》,写作了一批“意志激进”的雄文,并借助她的声望,积极干预政治和社会议题,拷问人们该如何对待那些最可怕的现实。桑塔格急切地想相识现实,不顾一切地冲往危险之境。1960年代,她曾在越战期间前往河内考察;1980年代末,作为国际笔会美国分会主席,她领导了声援印裔英籍作家萨尔曼·拉什迪的行动;1990年代,出于“看见更多,听见更多,感受到更多”的需求,她又数次造访被围困的萨拉热窝,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带领当地群众排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保卫过这座城市的瓦尔特只有一条以他命名的街道,桑塔格在此却有一座以她命名的广场。“文学的一个任务,是对各种占支配地位的虔诚提出质疑、作出抗辩。”去世前一年,桑塔格接受了德国书业和平奖,她在演讲中宣布,“文学即自由。”这位当代西方卓越的知识分子曾多次荣膺国际大奖,她既是作家、批评家,也是电影人,不仅自己拍摄,也时不时出现在那个年代最伟大的摄影师的作品中,抗议者曾在游行中高举这位女士的巨幅照片,癌症病人们也被她从容镇定地与病魔抗争的影像所鼓舞。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桑塔格的著作探索对所处时代的理解,她的阅历,则折射出当时文化界的思想图谱和艺术风潮。“这是对她的一次多么痛苦的去神秘化啊!”看完自己所推崇的西蒙娜·韦伊的两卷本传记,桑塔格曾在日记里“哀叹”,她无法忍受作家生活被写成传记出版。但与桑塔格的意愿相悖,她去世前4年(2000年),职业传记作者卡尔·罗利森、莉萨·帕多克夫妇撰写出版了《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他们在书中披露:“桑塔格不想谈什么呢?一是其性事;二是其抱负。”2022年下半年国内译介出版了两本桑塔格传记,再次掀起对这位传奇作家的关注,桑塔格避而不谈的内容,两部作品也有相关方面的推进。在《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中,美国作家本杰明·莫泽历时7年,对桑塔格的亲友、助理等人做了地毯式采访,揭开了这位文化名流鲜为人知的“激荡”私生活和她多面向创作背后的心理争战,“从某种意义上讲,她的戏剧性生活取代了她根据这种生活阅历而创作的作品”;在《智性与激情:苏珊·桑塔格传》中,法国作家贝阿特丽丝·穆斯利侧重勾勒这位知识女性的智性旅程,“展现出对她的作品与雄心的一种全新视野”,“这个‘包罗万象的魂灵’,就像她常在英语里被称呼的那样(,“通才”),处在一个环境与一个时代的核心位置。”桑塔格曾在《关于“坎普”的札记》中写道:“现代感受力的两支先驱力气,分别是犹太人的道德严肃性和同性恋者的唯美主义及反讽。”事实上,桑塔格的“人生与作品”、她的“智性与激情”,正是这两股力气的矛盾结合,她是斗士,也是病人,毕生都在努力调和自己身上苦修与享乐的对立特质。桑塔格强调,“没有隐喻,一个人就不能够进行思考。”她揭示出隐喻如何构成自我,又如何扭曲自我。她“反对阐释”,告诫人们不要神秘化照片和肖像。她给分裂的世界带来分裂的自我,推崇“在引号中对待一切”、“去理解其角色扮演的状态”,或许,我们也应该如此对待和理解“苏珊·桑塔格”。“试镜”“她十分迷人,乌黑的齐肩直发,眼睛又大又亮,穿着也很入时。”1964年,31岁的桑塔格步入纽约东47街一栋四层建筑,这里原是游击队的前哨,摇晃的电梯载着她来到顶层银光闪闪的“工厂”,主人安迪·沃霍尔正在等她。桑塔格并不欣赏沃霍尔的画作,但他毫不在意,邀请她为自己的默片“试镜”。1964年至1966年间,沃霍尔动用数百人制作了《试镜》系列,拍摄过程中,他要求试镜者坐在固定摄像机前,不能眨眼,即兴摆拍。桑塔格参与了7次时长4分钟的试镜:她时而严肃知性,时而顽皮巧笑;她叉开双腿,慵懒地坐在一把椅子上;她戴上墨镜,摆出酷酷的挑衅意味十足的姿势……对于桑塔格这次行动,传记作者们都花了不少笔墨。莫泽在“妙趣横生”一章中写道:“随着镜头疾速移动,我们看到这个女人,带着她全部的勇敢、美貌和矫揉造作,正在变成一个超级明星”;穆斯利对比这位美女知识分子的几组试镜后指出,“她在未来的岁月中将会粗通这门艺术,粗通于掌控自己的形象、自己的文字、自己的写作方式,还有自己的情感生活。”桑塔格承认,自己一直巴望出名。“为了出名,我已做了该做的一切。”她对朋友这样说过。她不化妆,也不穿名牌,但有种天然的魅力。有时她也精心打扮,但不会承认,难得穿上牛仔靴,如果朋友没发现,她能够还会生气。“试镜”前一年,桑塔格还未成名,这个年轻作家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恩主》,正努力让自己声名鹊起。1964年夏,她第三次去欧洲,在巴黎撰写了《关于“坎普”的札记》。那年秋天,尽管此文刊于发行量一万册都不到的《党派评论》,但却一炮走红,令桑塔格名声大噪。“坎普的实质在于其对非自然之物的热爱:对技巧和夸大的热爱。”桑塔格开篇破题,一下推翻了传统审美标准,接着用58条编了号的精短笔记论证阐述,以多少带点“坎普”的意味,展示了她令人炫目的广博知识,在“电影、家具、服装、流行乐、小说、芸芸众生及各色建筑”中指认“坎普”。这个学识渊博得令人生畏的年轻女子、小众杂志的撰稿人、富于哲思的小说家和大学教师,突然间成了“本年度最耀眼的知识界新星”。那年冬天,纽约知识界最流行的室内游戏,就是辨认哪些东西能贴上“坎普”标签。俗气的灯罩、镀金的石膏、墙上贴满卡通人物和肌肉猛男的相片……桑塔格在巴黎时,作家朋友埃利奥特·斯坦因在维尔纳伊公寓租了间一居室,整个装饰风格颇具坎普趣味,启发她写下《关于“坎普”的札记》。“坎普”的词源可追溯至法语“se ”,意指摆出一种傲然神气的姿态,本是当时指代“搔首弄姿”、“奇装异服”的同性恋亚文化的视觉语符,后经桑塔格推进渐入主流,坎普成了一种用于各样艺术表现形式的新感受力。时至今日,所有的时尚某种程度上都烙下坎普印记。2019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曾以《坎普:关于时尚的札记》策划过一次春季特展,馆长指出,“坎普的破坏性本质和对现代审美价值的颠覆经常受到贬低,这一展览将揭示它对高雅艺术和流行文化的深刻影响,赋予桑塔格的视角以当代意义。”1972年,桑塔格在法国(视觉中国/图)“坎普女王”“一个人应该要么成为一件艺术品,要么就穿戴一件艺术品。”在那篇令其家喻户晓的随笔中,桑塔格多次穿引王尔德的妙言警句,将他的纨绔视作坎普原型。“穿戴”这篇奇文的桑塔格很快也成了纽约炙手可热的“坎普女王”。1965年2月,《关于“坎普”的札记》发表几个月后,桑塔格出现在曼哈顿上东区名流聚集的伊莲餐厅。这里的菜品乏善可陈,价格却能让人惊掉下巴。某晚,有人看到32岁的桑塔格和一群VIP共进晚餐,同席还有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摄影师理查德·艾维顿、小说家威廉·斯泰伦、演员西比尔·伯顿和年轻貌美的总统遗孀杰奎琳·肯尼迪。莫泽强调,“这是白宫+第五大道、好莱坞+《时尚》杂志、纽约爱乐乐团+普利策奖的组合:这在美国(实际上在全球也是)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文化圈。桑塔格一辈子都将栖身其中。”1970年,桑塔格(右)与意大利女演员阿德里娅娜·阿斯蒂(视觉中国/图)肯尼迪夫人比桑塔格大3岁,也爱读书、崇尚法国,她曾邀请桑塔格去家中做客,富丽堂皇的宅邸令桑塔格惊诧不已,光客堂就有13间,当时她还提醒同行友人:“你最好别忘了香烟搁哪儿了!”桑塔格瞥见了那位环球闻名的美人幕后的生活,她为此着迷,又深觉滑稽——“杰姬(杰奎琳·肯尼迪的昵称)满嘴不停地说着‘操’!”桑塔格花了好一阵才弄明白这个社交名媛圈的生活。有次受邀前往那不勒斯公主位于纽约的公寓,门卫告诉他们到15楼,走向电梯时,桑塔格觉得他忘说门牌号了,转身回问:“对不起,15楼几室?”她的“无知”引得同行者哄堂大笑——“你认为公主只住15层G套?”1965年,桑塔格与艺术家贾斯珀·约翰斯短暂交往,随后被带入罗伯特·劳森伯格、莫斯·肯宁汉、约翰·凯奇等人的世界,她不断更新自己的兴趣,紧随当时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新动态,“听他们高谈阔论,对我来说就是思想大解放。”1966年1月,桑塔格见到了深居简出的约瑟夫·康奈尔,这个“隐居的单身汉艺术家”,“他的脸似乎是透明的……他没有明显的性征,你能感觉到他的柔弱、精细、可爱,还有他的神奇。”康奈尔迷恋了桑塔格好一阵,给她寄过羽毛、印有约翰·多恩语录的卡片、维多利亚时代的照相、以优雅希腊字体书写的信笺等一系列梦幻般的小礼品。桑塔格也成为他多件盒子装置的主题,他以19世纪名伶亨丽埃特·桑塔格之名为她创作拼贴画,又将《恩主》封面上桑塔格的肖像做旧置于画框右上方,让她的目光透过宇宙星体运作的轨迹向外观望……他一再邀请桑塔格去他家,她犹豫不决,最终前往时还带上了自己的儿子。他们坐在厨房,他给她播放了一张雅克·布雷尔的唱片……桑塔格离开后,康奈尔继续给她邮寄信件和礼品,但他俩再没见过面。1978年,桑塔格(右)与美国音乐人理查德·赫尔(视觉中国/图)“我们需要的不是阐释学,而是一门艺术色情学。”康奈尔、沃霍尔、约翰斯,20世纪60年代这三位标志性的人物,为桑塔格提供了观察和理解她所见之物的新方法。1966年《反对阐释》出版,桑塔格却将这本反思戏剧、电影和文学的批评集题献给了第四位艺术家保罗·特克。“他对绘画和雕塑的处理直入肉体,这迷住了急于逃离头脑的桑塔格,”莫泽在传记中写道,“在和她上床的一长串男同性恋者的名单上又加上了他,尽管他俩的友谊并不十分和谐:特克有次指责她‘浑身散发着大蒜和文件的味道’。”然而,除了前夫之外,特克是唯一一个桑塔格与之讨论要生个孩子的人,特克去世后,她称他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幼年桑塔格和她的父亲(《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图)“图书管理员小姐”纽约是桑塔格登上“坎普女王”宝座的“名利场”,也是她诞生的城市。她1933年1月16日在此出生,时值希特勒上台14天,接下来的人生岁月,这个有着波兰血统的犹太女孩,将阅历并见证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成为一种革命性文化的代言人,并将写作变成她毕生的历险。桑塔格的父亲十几岁就到了中国,他曾进入沙漠,从蒙古牧民手里收买毛皮。在桑塔格的童年早期,父母大部分时间都远在中国,“戈壁滩上的皮货商们中间,就有我那年轻的父亲。”她后来在《中国旅行计划》中写道:“我所记得的第一间起居室里到处是中国物品:胖墩墩的象牙和蔷薇石英大象排成队列,镀金木框中镶嵌着窄幅宣纸黑墨字画,贪食胖佛在用粉绸绷制的大台灯罩下面一动不动。慈悲佛是白瓷的,身材纤细。”幼年桑塔格和她的母亲(《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图)然而,桑塔格与中国这种脆弱而神秘的接洽在她5岁时戛然而止——因父亲感染肺结核客死天津,小桑塔格成了半个孤儿。人生的初期,她就学会了从终局中去创造新的劈脸,即使十几年后,面对死亡,她也永不妥协。父亲去世后,桑塔格那“身负人生重伤”的母亲回到纽约,她酗酒、神经质,因为怕老,不准女儿在人前喊她“妈妈”,但她是个美人,后又嫁给一位空军上尉,桑塔格就是从了她继父的姓。桑塔格从小痴迷阅读,有次继父教训她:“苏,如果你成天读书,会嫁不出去的。”回忆起此事,桑塔格大笑,“这是我听过最好笑的事了!我也从没想过要嫁他这种不看书的人。”桑塔格患有哮喘,全家后来迁居亚利桑那州,在那里她度过“荒漠般的童年”,但幸好有书为伴。这个“天才少女”的书目令人战栗:十明年时,她不仅读过《悲惨世界》、讽刺小品文集《天语》,还有厚厚的记述美国司法状况的《星星监狱两万年》,此外,她还买过一本《美国革命秘史》……少女桑塔格(右) 和她的继父与妹妹(左)(《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图)12岁那年她已当起记者,骑着自行车向邻里四处分发她自编自印、定价5美分的《仙人掌快报》,报纸设有4个板块,除了故事、诗歌、戏剧,她还专门设置了战情报道,解析时局。差不多同时,她开始写日记,第一篇日记记录的是她跑到路边去看已经开始腐烂的一条狗的尸体。在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矶,她度过青春期的最后几年。作为一名早慧的中学生,桑塔格登门拜访了《魔山》的作者托马斯·曼,并与大作家喝茶聊天。在加州伯克利上了一学期课程后,桑塔格考入芝加哥大学,“我被芝大登科了,奖学金765美元。”她在日记里写道,仿佛是在写一篇报纸文章的标题。芝加哥大学当时的校长哈钦斯非常严苛,“是个彻头彻尾的柏拉图式的精英主义者”,少女桑塔格来到这所学校,很快也将成为“柏拉图式的”厉害角色。她参加了新生编班测验,本科生14门课她有8门取得好名次,由此获得选修研究生课程的资格。在桑塔格眼里,哈钦斯的管理就是种“仁慈的独裁”。桑塔格在西班牙(《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 /图)其他同学心生害怕的课程,桑塔格却格外喜欢。她撰写论文讨论亚里士多德,对《幻想国》、圣奥古斯丁和康德做了大量笔记,细读文本时花三个小时琢磨两三个句子……课上,学生不只答题,还要辩论。桑塔格后往返忆,这样的知识咏叹调会“持续好几分钟”,就像柏拉图对话一样。课余时间,她还去听歌剧、看电影,甚至参加了戏剧表演。终其一生,桑塔格都在积极阅读,“向人类的智慧发起固守”。她的大学同学回忆,她几乎24小时不间断地阅读,走来走去的时候常睡眼惺忪,大家都称呼她“图书管理员小姐”。1978年,桑塔格在纽约(视觉中国/图)“火山情人”“为了把潜能发挥到极致,有时我得忘掉自己是个女人;或者,我常欺骗自己做个女人很简单。天下女人都一样,包括本书作者。”(《火山情人》)1950年春,桑塔格与少时的同性情人哈丽雅特·索姆斯还有通信,对方乘船去了法国,这对桑塔格意义重大——那是纪德和普鲁斯特的世界,但显然,对于17岁的她而言,那还有些遥远。1965年,迪安·阿巴斯拍摄的桑塔格和她的儿子戴维(《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图)在芝加哥大学,桑塔格是个现象。她长相出众,举止不凡,无论到哪个班上课,都穿同一套格子呢衬衫加蓝色牛仔裤。她安静,却颇具威慑力,望去俨然是个“高贵的野蛮人”。当时,桑塔格听说有个教员教课会将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揉”在一块,打算去听听这家伙的课。1950年11月的一天,桑塔格走进了社会学讲师菲利普·里夫的讲堂。那天她迟到了,只好穿过教室,朝唯一的空座走去——这是个颇具戏剧性的出场。课后,她最后一个离开。里夫已拦在门口,拽住她的膀子,逼问她的姓名。她开始道歉,说自己只是来旁听。“不,我是问你愿意和我一起吃饭吗?”于是,她和她共进午餐,一个星期后闪婚。他28岁,她17岁。桑塔格曾在日记里提到,两人初识时里夫就抛出橄榄枝:他在编个政治和宗教社会学的读本,邀她一起研究。“这是个绝好机会……我能够在别人称职的指导下,将自己融入一个范畴中了。”里夫是贫民窟出生、一路打拼进入名校学术圈的犹太知识分子,桑塔格向来“只对热衷自我改造的人感兴趣”,在他身上找到了典范。“他不帅——他个儿高+瘦,一张轮廓分明的脸+渐渐后退的发际线……但是他惊人地才华横溢……”1950年12月2日,桑塔格给她母亲写信:“你能相信你那拥有一颗冰冷的心的孩子真的感受到了这些老套的情感了吗?”《食人族二重奏》(1969) 那天,里夫“以我俩孩子们的名义向苏珊求婚”,桑塔格喜欢“认真、干劲十足的人”,欣然答应。1951年1月3日两人进行了婚礼,她在日记里宣称:“带着对自我毁灭意愿充分的意识+惧怕,我嫁给了菲利普。”17岁成婚,19岁生子。诞下儿子戴维后,桑塔格随丈夫搬去(马萨诸塞州)剑桥镇,继续在哈佛求学。预考中,她“在19名哈佛和拉德克利夫哲学博士候选人当中排名第一”。《卡尔兄弟》(1971) 桑塔格勤写日记,但1952年几乎没留下痕迹。据后来公布的档案,她1951年12月至1952年8月间构想过一部短篇小说《决意》(后以《对话》为题继续),作品颇具自传色彩,但从未发表。《决意》描写一对夫妻前往餐馆时在街头争吵的场景,只因年轻女子还没决意跟随夫姓……尽管曾在若干信件和手稿上留下“苏珊·里夫”的签名,但桑塔格婚后从未改用夫姓。“我被婚姻战争——那种殊死的、使人麻木不仁的争斗——吓坏了,麻木了;这种争斗与情人之间激烈而痛苦的抗争相反、形成对照。争斗中,情人们操刀子和鞭子,丈夫和妻子使下了毒的药蜀葵、安眠药和湿毯子(wet ,口语里表示扫兴的人或事物)。”《没有向导的旅程》(1983) 这段学术联盟式的婚姻最后宣告破裂,桑塔格后去牛津深造,在巴黎时和索姆斯展开热恋,接着又搭上索姆斯的前女友、剧作家玛丽亚·艾琳·福恩斯……开启一段又一段剪不清、理还乱的恋情。除了日记和小说,桑塔格也在她拍摄的电影《食人者二重奏》和《卡尔兄弟》中探讨婚恋,她说电影“就像洗土耳其浴一样令人放松——我需要做的只是进入与抽离。”遇见桑塔格这样特立独行的女子,她的前夫里夫讲了个冷笑话,说他的墓志铭应该这样写:“做学问聪明,过日子愚蠢。”《应许之地》(1974) “X”几十年来,桑塔格书桌后的架子上都搁着一具骷髅,她以此提醒自己人毕竟会有一死,但她并非没有惧怕。2004年3月,桑塔格的体检报告显示异常,癌魔第三次袭击了她。从医院回家途中,她一直盯着车窗外,陷入可怕的沉默,直至爆发出那句“天哪!”唯一的希望是骨髓移植,桑塔格被送去西雅图接受手术,不幸的是,手术失败。收到可怕的“宣判”后,桑塔格崩溃了,她在病房恐慌地尖叫:“但这意味着我就要死了!”有医生劝她:“您也许希望用这段时间想想您的精力价值。”但这根本无法安抚她,“我没有精力价值!”医生又试着说:“您也许希望和朋友们共同度过这段时光。”桑塔格大叫道:“我没有朋友!”桑塔格晚年常常回避朋友们,事实上,不少人自觉辛苦,只能选择离开,他们对她爱恨交加:这是个我行我素的“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病人”。她天赋异禀,但常大发脾气,把手一甩,“砰”的一声,将人拒之门外。早在大学时代,深感困惑的朋友们就为她是否心存恶意争论不休。纪录片《关于苏珊·桑塔格》(2014)中,她昔日的情人、德国文学教授伊娃·科利施认为:“她没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始终具有的敏感性。”但在日记——那个储存她真实自我的地方,桑塔格也写过情人福恩斯的不同观点:“她认为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不过是我残忍而已。”据莫泽在传记中透露,生平最长也是最后一段恋情中,桑塔格对她的情人安妮·莱博维茨颐指气使,甚至多次在公众场合诋毁、羞辱对方,“人们无法忍受她和安妮一起吃饭时的场景,因为她嗜虐成性,不停辱骂,极其凶残。”豪阔的莱博维茨为桑塔格购置豪宅,揽下衣食住行所有花销,两人交往期间“至少给了苏珊800万美元”,表示自己“是在照顾一个伟大的纪念碑式的人物”。莱博维茨在这段关联中卑躬屈膝,正如桑塔格对待那些弃她而去的前任。为了掌控一段关联,桑塔格会变身讨好者,但若希望落空,她又“恳求、啜泣、指责、争论、暴怒”,几番撕扯,最后把情人一个个都搞得筋疲力尽。“我们没有情人。我们劫持人质。”这样的虐恋脚本在桑塔格多段关联中重复上演,莫泽指出,桑塔格自己就是“一种非理性力气的人质”。“X,鞭子”,早在1960年,桑塔格曾写下一则令人震惊的日记,这个谜一般的字母在她日记中多次出现,“X的来源是:我不知道自己真实的感觉是什么,所以指望别人告诉我……我怎样才能真正治愈我的X呢?……我一直都在搬弄是非。”对于自己的问题,桑塔格并非没有意识,“我不是个好人,这句话一天说20遍。”她甚至狠狠道,“还有更好的说法。‘你算什么东西?’”桑塔格的助理卡拉·埃奥拉对此表示同情,“所有这些看似魔鬼般的个性背后,是个担惊受怕的孩子。”有次周末回来,她惊奇地发现桑塔格还穿着两天前原来那件衣服,“没有洗澡,也没有刷牙”。桑塔格思想上的才华横溢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之间的失衡,对己对人都是忧?的事。桑塔格(右)与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EPA//图)若要写篇《关于“桑塔格”的札记》,或可借用她的句式——人们必须区分纯粹的桑塔格与蓄意的桑塔格,知道自己是“桑塔格”的桑塔格(“做桑塔格”)总不那么令人满意。去世前一个月,莱博维茨用救护直升机把桑塔格带回了纽约,这位勇敢的斗士和病人似乎从沮丧中恢复了过来,她积极地修改自己为小说《在冰川下》所写的序,还引用了书中一位主教的真知灼见:“不要带个人色彩。要不露声色!……尽量使用第三人称写……别核实!别忘了人们通常只会讲出一小部分真话:谁也不会说出大部分真话,更遑论全部的真话……人们说话时,会暴露自己,不管他们是撒谎还是说真话……切记,任何谎话,哪怕是故意说的,往往都是比诚实地讲出的真话更重要的一个事实。别纠正,也别试图去解释。”(参考资料:《苏珊·桑塔格全集》,姚君伟、黄灿然、程巍、冯涛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美]本杰明·莫泽著,姚君伟译,译林出版社;《智性与激情:苏珊·桑塔格传》,[法]贝阿特丽丝·穆斯利著,周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苏珊·桑塔格:精力与魅力》,[德]丹尼尔·施赖伯著,郭逸豪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苏珊·桑塔格谈话录》,[美]利兰·波格编,姚君伟译,译林出版社;《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美]卡尔·罗利森、莉萨·帕多克著,姚君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死海搏击:母亲桑塔格最后的岁月》,[美]戴维·里夫著,姚君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永远的苏珊:回忆苏珊·桑塔格》,[美]西格丽德·努涅斯著,阿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苏珊·桑塔格传》,[英]杰罗姆·博伊德·蒙塞尔著,张昌宏译,中国摄影出版社;《始有集》,刘铮著,浙江大学出版社;《既有集》,刘铮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李乃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