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动漫中吸收拟人化精髓

韩国动漫时间:2024-05-01 14:32:30点击:3374

细胞工作的日常运行也都按照真实的情况进行设定,例如毛细血管狭窄,静脉制止逆行,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和公共标识来标识身体的自然运行,让人一目了然。正是这种基于真实性的拟人,才让人感觉到,原来冷冰冰的生物学概念,或者原本无法用肉眼观察的人体工作状态,也可以用这样轻松简单的故事去相识。

每个细胞都有独特的性格设定和时尚帅气的人物外形,配合“擦伤”、“伤风”、“感冒”这种日常疾病导致的戏剧冲突,让《工作细胞》一开播就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并火速成为7月最受欢迎的新番动画之一。不少人都感叹着说,人都还单身着呢,想不到自己体内的细胞都开始谈起了爱情。

创作

万物皆可萌化的创作脑洞

清水茜作品《工作细胞》以及同一世界观的《不工作细胞》《工作细菌》都是把人体中常见的细胞、细菌等生物名词,设定为观众更容易理解的人类来展开故事。这样的创作手法,就是在二次元被誉为“万物皆可萌化”的拟人化创作。

拟人(),顾名思义,原意是一种修辞方法,把非人类的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等)人格化,将这些对象使用拟人的修辞方式,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存在。拟人作为一种修辞或创作的手法,在古今中外文化的创作上,有着极为广泛的使用。如“羌笛何须怨杨柳”这样优美的古诗词,到《魔戒》《变形金刚》等奇幻科幻影视作品,或者民俗中的“老鼠娶亲”“狐狸嫁女儿”这样的有趣故事,无一不是使用了拟人的方法。

画师@秋也子根据《国家宝藏》中“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绘制的拟人化作品《国家宝藏》中“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拟人化在中国

愈加具有本土性和现代性

回到中国的二次元世界,拟人是否存在呢除了喜羊羊、熊出没这类用拟人方式表现的小动物卡通,是否还有其他的拟人化创作作品呢这些拟人和日本的使用有什么差距

在某篇影评中有人提出,在《工作细胞》诞生的若干年前,国内就有近似的拟人作品——《蓝猫淘气三千问》系列的《健康特攻队》,里面将人体器官和疾病进行了拟人化处理。这是非常有创意的尝试,据悉该作品还由北京协和医院提供了健康医学专业知识的支持。不过,这部作品虽然是用了拟人化的方式将病菌、变异体、器官进行了人格化的加工,但还是没有跳出以往的小动物故事固有框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拟人化创作的人类角色,也不具有现实的投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