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唐诗》赏析(精选9篇)

格斗动漫时间:2024-04-28 20:39:32点击:8652
篇1:唐诗小学赏析

唐诗三百首小学赏析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是普通大众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望月有感

唐代: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诗歌《望月有感》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从河南地区阅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家业在灾年中荡然一空,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东。

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骨肉逃散在异乡道路中。

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漂浮无踪如断根的秋蓬。

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注释

⑴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⑵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

⑶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⑷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白幼文,贞元十四、五年(798—7)间任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主簿。

⑸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⑹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白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

⑺符离:在今安徽宿县内。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

⑻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白氏祖居曾在此。

⑼时难年荒:指遭受战乱和灾荒。荒,一作“饥”。

⑽世业:祖传的产业。唐代初年推行授田制度,所授之田分“口分田”和“世业田”,人死后,子孙可以继承“世业田”。

⑾羁旅:漂浮飘泊。

⑿寥落:荒芜寥落。

⒀干戈:古代两种兵器,此代指战争。

⒁吊影:一个人孤身独处,形影相伴,没有伴侣。

⒂千里雁:比喻兄弟们相隔千里,皆如孤雁离群。

⒃辞根:草木离开根部,比喻兄弟们各自背井离乡。

⒄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浮。九秋,秋天。

⒅乡心:思亲恋乡之心。

⒆五处:即诗题所言五处。

诗歌赏析《望月有感》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

此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阅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魔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寥落之苦。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他想: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诱惑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生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地步。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湛,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注

1、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解注

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译文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

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

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深度赏析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地步。

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霜满天”的描写,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华在地而不在天),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此外,也有人认为第一句诗描写的是清晨时的景象:乌臼鸟叫了,月亮下山了,天亮了,到处都是白花花的霜。而后三句采用倒叙方法,写诗人整个夜晚都处于失眠状态。

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不过不象“伴”字外露。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里似乎不能忽略“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初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汗青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汗青的回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了。诗人之所以用一句诗来点明钟声的出处,看来不为无因。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笔,“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夜半钟的风习,虽早在《南史》中即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里,成为诗歌意境的点眼,却是张继的创造。在张继同时或以后,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

篇2:小学《唐诗》赏析

小学《唐诗三百首》赏析

望月有感

唐代: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诗词词《望月有感》诗词词译文及注释:

诗词词译文

自从河南地区阅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词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家业在灾年中荡然一空,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东。

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骨肉逃散在异乡道路中。

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漂浮无踪如断根的秋蓬。

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注释

⑴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⑵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

⑶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⑷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白幼文,贞元十四、五年(798—799年)间任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主簿。

⑸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⑹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白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

⑺符离:在今安徽宿县内。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

⑻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白氏祖居曾在此。

⑼时难年荒:指遭受战乱和灾荒。荒,一作“饥”。

⑽世业:祖传的产业。唐代初年推行授田制度,所授之田分“口分田”和“世业田”,人死后,子孙可以继承“世业田”。

⑾羁旅:漂浮飘泊。

⑿寥落:荒芜寥落。

⒀干戈:古代两种兵器,此代指战争。

⒁吊影:一个人孤身独处,形影相伴,没有伴侣。

⒂千里雁:比喻兄弟们相隔千里,皆如孤雁离群。

⒃辞根:草木离开根部,比喻兄弟们各自背井离乡。

⒄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浮。九秋,秋天。

⒅乡心:思亲恋乡之心。

⒆五处:即诗词题所言五处。

诗词词赏析《望月有感》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词。全诗词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

此诗词读来如听诗词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词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阅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魔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词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词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寥落之苦。孤单的诗词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他想: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诱惑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生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词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词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词,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地步。

全诗词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词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词之重关也。香山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词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湛,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注

1、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诗词词译文

朱雀桥边热闹荒凉长满野草野花,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

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深度赏析

这是组诗词《金陵五题》中的一篇。这首诗词曾博得白居易的“掉头苦吟,叹赏良久”,是刘禹锡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汗青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建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汗青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读者想到其中能够包含深意。诗词人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词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在这首诗词中,这样突出“野草花”,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已经荒凉热闹了。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交往、车马喧阗的。而现在,诗词人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覆盖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颠末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诗词人的感慨了。但诗词人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到处颂扬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体会诗词人的意图,诗词人特地指出,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身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汗青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读者可以清晰地听到诗词人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诗词人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晋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本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能够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但是诗词人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身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词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解注

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诗词词译文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

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

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深度赏析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地步。

诗词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霜满天”的描写,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华在地而不在天),却完全切合诗词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词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诗词人运思的细密。

此外,也有人认为第一句诗词描写的是清晨时的景象:乌臼鸟叫了,月亮下山了,天亮了,到处都是白花花的霜。而后三句采用倒叙方法,写诗词人整个夜晚都处于失眠状态。

诗词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词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不过不象“伴”字外露。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

诗词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词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词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词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词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里似乎不能忽略“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初诗词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枫桥的诗词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汗青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汗青的回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了。诗词人之所以用一句诗词来点明钟声的出处,看来不为无因。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笔,“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首诗词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夜半钟的风习,虽早在《南史》中即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词里,成为诗词词意境的点眼,却是张继的创造。在张继同时或以后,虽也有不少诗词人描写过夜半钟,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

篇3:经典唐诗赏析

经典唐诗赏析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翻译: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只听见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轻快的小舟已经从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中的江面驶过了。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咸阳县的清晨下着小雨,淅淅沥沥,打湿了地上的尘土。旅店门前的一排排柳树,显得更加新鲜。

请再喝一杯酒吧!西出阳关后就没有我这个好朋友了!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

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篇4:唐诗赏析

⑴原注:“时欲之东。”之东:指东赴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幕,时在大中三年冬。二首借咏雪而抒别妻之情。

⑵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玉女窥窗而下视。”玉女扉,借指闺室的窗户。寒:全唐诗校:“一作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我本来就象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嘲笑孔子迷于做官。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象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凤歌”一典,用语精警,内容深刻,饱含身世之感。接着诗人写他离开武昌到庐山:“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诗人以充满神话传说的色彩表述他的行程:拿着仙人所用的嵌有绿玉的手杖,于晨曦中离开黄鹤楼。为什么到庐山来呢?是因为“好入名山游。”后两句诗,既可说是李白一生游踪的形象写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寻仙访道的隐逸之心。

以上是第一段,可谓序曲。然后转入第二段,诗人以浓墨重彩,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先写山景鸟瞰:“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古人认为天上星宿指配地上州域,庐山一带正是南斗的分野。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北的九叠云屏。三句意谓:庐山秀丽挺拔,高耸入云;树木青翠,山花烂熳,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般展开;湖光山影,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绮丽。以上是粗绘,写出庐山的雄奇瑰丽;下面,则是细描:“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金阙、三石梁、香炉、瀑布,都是庐山绝景。这四句是从仰视的角度来描写:金阙岩前矗立着两座高峰,三石梁瀑布有如银河倒挂,飞泻而下,和香炉峰瀑布遥遥相对,那里峻崖环绕,峰峦重叠,上凌苍天。接着,笔姿忽又宕起,总摄全景:“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旭日初升,满天红霞与苍翠山色相辉映;山势峻高,连鸟也飞不到;站在峰顶东望吴天,真是寥廓无际。诗人用笔错综变化,迂回别致,层层写来,把山的瑰玮和秀丽,写得酣畅淋漓,引人入胜。

然后,诗人登高远眺,以如椽大笔,彩绘长江雄伟气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九道,古谓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条支流。雪山,形容白波汹涌,堆叠如山。这几句意谓:登临庐山高峰,放眼纵观,只见长江浩浩荡荡,直泻东海,一去不返;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变幻;茫茫九派,白波汹涌奔流,浪高如雪山。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地步高远,气象万千。何等雄伟,何等壮美!大自然之美激发了大诗人的无限诗情:“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外苍苔没。”石镜,传说在庐山东面有一圆石悬岩,明净能照人形。谢公,南朝宋谢灵运,尝入彭蠡湖口,登庐山,有“攀崖照石镜”诗句(《谢康乐集·入彭蠡湖口》)。李白颠末永王璘事件的挫折后,重登庐山,不禁感慨万千。这四句意思是:爱作庐山歌谣,诗兴因庐山而激发。从容自得地照照石镜,心情为之清爽,谢灵运走过的地方,如今已为青苔所覆盖。人生无常,盛事难再。李白不禁油然产生寻仙访道思想,希望超脱现实,以求解决内心的矛盾。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还丹,道家所谓服后能“白日升天”的仙丹。琴心三叠,指道家修炼的功夫很深,达到心和神悦的地步。这两句表明诗人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以摆脱世俗之情,到那虚幻的神仙世界:“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玉京,道教谓元始天尊居处。诗人仿佛远远望见神仙在彩云里,手拿着莲花飞向玉京。诗人多么向往这样自由自在的世界:“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游北海,遇见一怪仙,想同他做朋友而同游,怪仙笑道:“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遂入云中。”汗漫,意谓不可知,这里比喻神。九垓,九天。太清,最高的天空。李白在这诗里反用其意,以怪仙自比,卢敖借指卢虚舟,邀卢共作神仙之游。两句意谓:我李白已预先和不可知之神在九天之外约会,并愿接待卢敖共游仙境。诗人浮想联翩,仿佛随仙人飘飘然凌空而去。全诗戛然而止,余韵悠然。

原文: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文:

早已空虚冷寞的古行宫,寥落宫花依然开行艳红。有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谈论当年的唐玄宗。

赏析:

元稹的这首《行宫》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可与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参互并观。这里的古行宫即洛阳行宫上阳宫,白头宫女即“上阳白发人”。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这些宫女天宝(742-756)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这首短小精干的五绝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隽永的诗味,倾诉了宫女无穷的哀怨之情,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此诗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此时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此情此景,十分凄绝。这首诗平实,但很有概括力,也很含蓄,并给人以想象的天地,汗青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诗人塑造意境,艺术上次要使用了两种表现手法。一是以少总多。我国古典诗歌讲究精粹,写景、言情、叙事都要以少总多。这首诗正具有举一而反三,字少而意多的特点。四句诗,首句指明地点,是一座空虚热闹的古行宫;次句暗示环境和时间,宫中红花盛开,正当春天季节;三句交代人物,几个白头宫女,与末句接洽起来推想,可知是玄宗天宝末年进宫而幸存下来的老宫人;末句描写动作,宫女们正闲坐回忆、谈论天宝遗事。二十个字,地点、时间、人物、动作,全都表现出来了,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的画面。这个画面触发读者联翩的浮想:宫女们年轻时都是月貌花容,娇姿艳质,这些美丽的宫女被禁闭在这热闹的古行宫之中,成日价寂寞无聊,看着宫花,花开花落,年复一年,青春消逝,红颜憔悴,白发频添,如此被摧残,往事不堪重省。然而,她们被禁闭冷宫,与世隔绝,别无话题,却只能回顾天宝时代玄宗遗事,此景此情,令人凄绝。“寥落”、“寂寞”、“闲坐”,既描绘当时的'情景,也反映诗人的倾向。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盛衰的感慨,二十个字描绘出那样生动的画面,表现出那样深刻的意思,所以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二说这首诗“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认为这首诗是王建所作,并说“语意绝妙,合(王)建七言《宫词》百首,不易此二十字也”。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长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广宽。“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怎样才能摆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战胜。“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经典唐诗赏析五首》

篇6:唐诗全集赏析

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

《唐诗三百首》目录:

【第一卷:五言古诗】

张九龄:感遇·其一

张九龄:感遇·其二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春思

杜甫:望岳

杜甫:赠卫八处士

杜甫:佳人

杜甫:梦李白·其一

杜甫:梦李白·其二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送别

王维:青溪

王维:渭川田家

王维:西施咏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东郊

韦应物:送杨氏女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溪居

【第二卷:五言乐府】

王昌龄:塞上曲·蝉鸣空桑林

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李白:关山月

李白:子夜秋歌

李白:长干行

孟郊:列女操

孟郊:游子吟

【第三卷:七言古诗】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李颀:古意

李颀:送陈章甫

李颀:琴歌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金陵酒坊留别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班师西征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班师西征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杜甫:寄韩谏议

杜甫:古柏行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韩愈:山石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石鼓歌

柳宗元:渔翁

白居易:长恨歌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李商隐:韩碑

高适:燕歌行·并序

【第四卷:七言乐府】

李颀:古从军行

王维:洛阳女儿行

王维:宿将行

王维:桃源行

李白:蜀道难

李白:长相思·其一

李白:长相思·其二

李白:行路难

李白:将进酒

杜甫:兵车行

杜甫:丽人行

杜甫:哀江头

杜甫:哀王孙

【第五卷:五言律诗】

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张九龄:望月怀远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沈佺期:杂诗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王湾:次北固山下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李白:赠孟浩然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送友人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杜甫:春望

杜甫:月夜

杜甫:春宿左省

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甫:天末怀李白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别房太尉墓

杜甫:旅夜书怀

杜甫:登岳阳楼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山居秋暝

王维:归嵩山作

王维:终南山

王维:酬张少府

王维:过香积寺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汉江临泛

王维:终南别业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过故人庄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留别王维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新年作

钱起:送僧归日本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刘脊虚:阙题

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卢纶:送李端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刘禹锡:蜀先主庙

张藉:没蕃故人

白居易:草

杜牧:旅宿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早秋

李商隐:蝉

李商隐:风雨

李商隐:落花

李商隐:凉思

李商隐:北青萝

温庭筠:送人东游

马戴:灞上秋居

马戴:楚江怀古

张乔:书边事

崔涂:除夜有怀

崔涂:孤雁

杜荀鹤:c宫怨

韦庄:章台夜思

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第六卷:七言律诗】

崔颢:登黄鹤楼

崔颢:行经华阴

祖咏:望蓟门

崔曙: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李颀:送魏万之京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赠郭给事

杜甫:蜀相

杜甫:客至

杜甫:野望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登高

杜甫:登楼

杜甫:宿府

杜甫:阁夜

杜甫:咏怀古迹·其一

杜甫:咏怀古迹·其二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咏怀古迹·其四

杜甫:咏怀古迹·其五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韩翃:同题仙游观

皇甫冉:春思

卢纶:晚次鄂州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元稹:遣悲怀·其一

元稹:遣悲怀·其二

元稹:遣悲怀·其三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李商隐:锦瑟

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隋宫

李商隐:无题·其一

李商隐:无题·其二

李商隐:筹笔驿

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春雨

李商隐:无题·其一

李商隐:无题·其二

温庭筠:利州南渡

温庭筠:苏武庙

薛逢:宫词

秦韬玉:贫女

【第七卷:七言乐府】

沈全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第八卷:五言绝句】

王维:鹿柴

王维:竹里馆

王维:送别

王维:相思

王维:杂诗

裴迪:送崔九

祖咏:终南望余雪

孟浩然:宿建德江

孟浩然:春晓

李白:夜思

李白:怨情

杜甫:八阵图

王之涣:登鹳雀楼

刘长卿:送灵澈

刘长卿:弹琴

刘长卿:送上人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李端:听筝

王建:新嫁娘

权德舆:玉台体

柳宗元:江雪

元稹:行宫

白居易:问刘十九

张祜:何满子

李商隐:登乐游原

贾岛:寻隐者不遇

李频:渡汉江

金昌绪:春怨

西鄙人:哥舒歌

【第九卷:五言乐府】

崔颢:长干行·其一

崔颢:长干行·其二

李白:玉阶怨

卢纶:塞下曲·其一

卢纶:塞下曲·其二

卢纶:塞下曲·其三

卢纶:塞下曲·其四

李益:江南曲

【第十卷:七言绝句】

贺知章:回乡偶书

张旭:桃花溪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闺怨

王昌龄:c宫曲

王翰:凉州词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早发白帝城

岑参:逢入京使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韦应物:滁州西涧

张继:枫桥夜泊

韩翎:寒食

刘方平:月夜

刘方平:春怨

柳中庸:征人怨

顾况:宫词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刘禹锡:乌衣巷

刘禹锡:春词

白居易:后宫词

张祜:赠内人

张祜:集灵台·其一

张祜:集灵台·其二

张祜:题金陵渡

朱庆余:宫词

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赤壁

杜牧:泊秦淮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遣怀

杜牧:秋夕

杜牧:赠别·其一

杜牧:赠别·其二

杜牧:金谷园

李商隐:夜雨寄北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李商隐:为有

李商隐:隋宫

李商隐:瑶池

李商隐:嫦娥

李商隐:贾生

温庭筠:瑶瑟怨

郑畋:马嵬坡

韩翎:已凉

韦庄:金陵图

陈陶:陇西行

张泌:寄人

无名氏:杂诗

【第十一卷:七言乐府】

王维:渭城曲

王维:秋夜曲

王昌龄:长信怨

王昌龄:出塞

李白:清平调·其一

李白:清平调·其二

李白:清平调·其三

王之涣:出塞

杜秋娘:金缕衣

唐诗名家作品欣赏:

●李白●杜甫●白居易 ●陆游●苏轼●李商隐 ●杜牧

●韩愈●柳宗元 ●张九龄 ●王昌龄 ●王之涣 ●高适●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元稹●李贺●张若虚 ●孟浩然 ●刘禹锡

●王维●屈原●陶渊明 ●欧阳修 ●曹操●陈子昂 ●温庭筠

《唐诗三百首》介绍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是孙洙,别号蘅堂退士,江苏无锡人,清乾隆十六年(1761年)进士。孙洙编选唐诗,是依据沈德潜(1673年—1769年)的《唐诗别裁》及王士祯(1634年—17)的《古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为主,杂以其他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的题材广泛,反映唐代的政治矛盾、边塞军事、宫闺妇怨、酬酢应制、宦海升沈、隐逸生活等。但《唐诗三百首》也有一些遗珠之憾,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白居易《新乐府》以及皮日休等人的作品,未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向来有几种注释本流行,其中以陈婉俊的补注较为简明。朱自清著有《唐诗三百首读法指导大概》一文,近人金性尧根据《唐诗三百首》重新加注。

《唐诗三百首》编选背景

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难以全读;此后 沈德潜以《全唐诗》为底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难以全读。于是,清代乾隆年间 蘅塘退士 以《唐诗别裁》为底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提高读本。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南北朝时期,鲍照致力于七古创作,将之衍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诗体。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坦荡,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清·同治辛末春刊《唐诗注疏三百首》的一种。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 五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都是古典诗体中绝句的一种。五绝起源于汉,七绝起源于六朝,两者都在齐梁时期成型,初唐阶段成熟。唐代绝句气象高远,率真自然,达到了吟诵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维、王昌龄、韦应物、杜牧、刘禹锡等人。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一胡一 虏,夫君罢远征。

【注解】:

1、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2、玉关:即玉一门 关。

3、虏:对敌方的蔑称。

4、夫君:丈夫。

【韵译】: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情人 。

什么时候才能把一胡一 虏平定,丈夫就可以不再当兵远征。

【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夫君,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皆不脱边塞诗的风韵。

篇8:关山月唐诗赏析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 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李白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笔法独到,翻古意而又有所创新。诗人抒写了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谴责非正义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魔难,借以影射批判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表现了反对侵略战争的主题。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极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像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巴望。这种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近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首的描写都是为后面的做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离人思妇之情,在一班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与过于愁苦,与之相适应,地步也往往狭窄。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引发这种感情。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综观全诗,李白用广阔苍茫、深沉磅礴的图景抒发戍人思乡的意境,其实就是诗人博大的胸怀的自然吐露。如果说李白的诗大多用“月”“旅”“酒”来排泄个人的愤懑的话,那么,这首写关山月的诗,就表现了他关心民生、悲天悯人的另一种情操。此诗气势博大,意境深远,读来哀婉凄凉而又雄浑悲壮。

篇9:长恨歌唐诗全文及赏析

长恨歌唐诗全文及赏析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旗帜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清,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译文:

汉家的皇上看重倾城倾国貌,立志找一位绝代佳人。可惜当国多少年哪,一直没处寻。杨家有位刚长成的姑娘,养在深闺里没人见过她容颜。天生丽质无法埋没,终于被选到皇上身边。她回头嫣然一笑,百般娇媚同时显现出来。六宫的粉白黛绿啊,急速全都褪掉了色彩。正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她肌肤如凝结的油脂。侍女扶出浴,正娇懒无力,初承恩就在这一时。花一般容貌云一样鬓发,金步摇在头上颤。美好的春宵,春宵太短!太阳多高天于才睁眼,从此再不早早上朝去和那些大臣见面。追陪欢乐,伺候宴席,她总在皇帝身旁转。春天随从春游,夜晚也是她独占。后宫美人儿三千人,对三千人的宠爱都集中在她一身。深宫的夜晚,她妆饰好了去伺候圣君。玉楼中宴会,春天和她一起醉倒了人。姐姐弟兄都封了大邦,好羡人呀,一家门户尽生光。叫天下做父母的心肠,觉得生男儿还不如生个女郎。

避暑的骊宫,高插云霄。宫中仙乐飘,人间到处都能听到。宫里缓歌曼舞,徐徐地弹琴慢慢地吹箫。皇上整天看,总也看不饱。谁知道渔阳反叛的战鼓会震地敲,把霓裳羽衣曲惊破了!皇家城阙烟尘出现,天于的大驾,一千辆车,一万匹马,逃往西南。才走到百来里,走走又站站。六军不肯前进可怎么办?宛转蛾眉竟死在皇上马蹄前。她的花钿丢在地上没人收,还有她头上的翡翠翘呢,她的金雀,她的玉搔头。皇上掩着脸,想救救不了,回头看,眼泪和血一起流。栈道插云弯弯曲曲上剑阁,风刮起黄尘格外萧索。峨眉道上没多少行人,天于旗帜也没了光彩,阳光是那样谈薄。蜀江水这么碧绿哟,蜀山这么青翠,皇上日日夜夜怀念情思难断绝。离宫看见月光是伤心颜色,夜里听雨打栈铃也是断肠声息。

总算有一天,天旋地转圣驾得回京城,又走到这里──叫人徘徊不忍拜别。马嵬坡下泥土中间找不着了,美人当年白白死去的那块地。君臣互相看看,眼泪洒衣襟,向东望,信马由缰回京城。回来看看宫苑园林,太液池芙蓉未央宫翠柳依旧媚人。那芙蓉花多像她的脸,那柳叶多像她的眉,见花见柳怎叫人不落泪。怎不感触啊,在这春风吹开桃李花的日子,在这秋用打梧桐落叶的时辰!太上皇住南内与西宫,秋草长闲庭,不扫它满阶落叶红。当年椒房间监青眉已老,梨园弟子头上白发初生。晚上萤虫飞过宫殿,太上皇悄然忆想。夜里挑残了孤灯睡不着,只听宫中钟鼓迟迟敲响。夜这么长,看看天上银河还在发光。天快亮,还不亮!霜这么重,房上鸳鸯瓦这么冷,翠被冰凉,有谁同拥?你死去了,我还活着,此别悠悠已经隔了年,从不见你的魂灵进入我的梦。

京城有位修炼过的临邛道士,能以精诚把亡魂招致。可感动的是上皇辗转怀念的深情,使方士殷勤地去把她寻觅。他御气排云像一道电光飞行,上了九天,又下入黄泉,可是都没见到她的踪影。忽然听说海上有座仙山,那山在虚无缥缈中间。仙山楼阁玲珑似朵朵彩云,有许多美妙的仙子。其中有位叫太真,雪样肌肤花样容貌,听来好像是要找的人。方士到了仙宫,叩西厢的门,报捎息的是仙人小玉和董双成。她听说汉家天于派来了使臣,不由惊断了仙家九华帐里的梦。推开枕穿上衣下得床来,银屏与珠帘都依次打开。只见她头上云髻半偏,刚刚睡醒,花冠还没整好便走下堂来。风吹着她的仙衣飘飘旋举,还像当年她的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一双眼泪落下来,好似春天一枝梨花带着雨。她含情凝自感谢君王:自从生离死别难见面,音信两茫茫。昭阳殿里的恩爱从此断绝,蓬莱宫里的日月这么漫长!往下看人间,只看见云雾看不见长安,只能将旧物表表我的深情,把金钗钿盒两样东西带还。金钗留一股,钿盒留一扇,我们一家分一半。只要我们的心像金和钿一样坚牢,虽然远隔天上与人间,总还能相见!临走叮咛还有一句话儿紧要,这句誓言只有他和我知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半夜里没人我们两个话悄悄:在天上我们但愿永做比翼鸟,在地上我们但愿水做连理枝条。天长地久也有一天会终结,这恨啊,长久不断,永不会有消除的那一朝。

从“九重城阙烟尘生”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共四十二句为第二段,写马驿兵变,杨贵妃被杀,以及从此以后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朝思暮想,深情不移。其中开首十句讲马嵬驿兵变。九重城阙:指首都。皇帝的宫庭有九道门,故称皇宫曰九重。烟尘:指敌警。千乘万骑西南行:指唐明皇等离长安往四川逃跑,事在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翠华:指皇帝的仪仗。西出都门百余里,其地即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西。六军:古称天子的军队,这里指唐明皇的卫队。不发:不再继续前进,这里即指兵变。当时乱兵先杀了杨国忠及杨贵妃的两个姊妹,又逼着唐明皇将杨贵妃赐死。花、翠翘、金雀钗、玉搔头:都是杨贵妃头上的饰物。“黄埃散漫风萧索”以下八句写唐明皇在前往成都的路上以及在成都的日子里对杨贵妃的思念。云:山中的空中通道。剑阁:即剑门关,古时陕西四川间的险要关塞,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峨嵋山:在今四川峨嵋县西南,不在由陕西入四川的路上,这里是诗人为强调川陕间山路艰难而漫加堆砌。李白《蜀道难》中有所谓“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同误。“天旋地转回龙驭”以下四句写唐军收复长安后,唐明皇由成都回京再次颠末马嵬驿时的见今思昔,对景伤情。天旋地转:指形势变化,唐军收复两京。事在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九月、十月。龙:指唐明皇的车驾。不见玉颜空死处,只有空坟,而尸体不见了。从此故事增入神话色彩,当时有种传说,说杨贵妃已经“尸解”成仙而去。“君臣相顾泪沾衣”以下二十句写唐明皇回京后的见物思人,悲不欲生。信马归:听凭马自己行走,极言人心无绪的样子。太液:大明宫内的池水名。未央:汉代皇帝居住的宫殿名,这里借指唐代的大明宫。西宫:太极宫,唐人称之为“西宫”或“西内”。南内:兴庆宫。唐人称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为三大内。大明宫是当时的皇帝唐肃宗居住的地方。已经退位的唐明皇回京后先后曾被安置在太极宫和兴庆宫居住。梨园弟子:指昔日曾经侍奉过唐明皇的宫廷歌舞班子,据说唐明皇曾亲自教过他们排练。椒房:后妃居住的宫室,以花椒和泥涂壁,一取其香,二取其多子。阿监:太监。青娥:指宫女。以上两句分承唐明皇与杨贵妃,是说昔日曾经侍应过他们的人现在都已经老了。鸳鸯瓦:房顶上俯仰相扣的屋瓦。翡翠衾:用翡翠羽毛装饰的被子。以上层层铺陈,说明唐明皇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无物无景不在勾起他对杨贵妃的怀恋。

【小学《唐诗》赏析】相关文章:

叹白发王维唐诗赏析2023-04-13

唐诗七言绝句《遣怀》原文赏析2023-04-29

唐诗之《春望》赏析2023-06-29

唐诗五言绝句《听弹琴》赏析2023-07-25

唐诗经典2023-09-09

唐诗诗词与赏析-《春怨》2022-08-14

含夏字的唐诗佳句及赏析2022-09-02

《无家别》杜甫唐诗赏析2022-11-03

《行宫》元稹唐诗注释翻译赏析2023-07-26

唐诗之《题大庾岭北驿》赏析2022-05-02

推荐内容